第23章 二十三

求人最讲究的就是方法,若哀苦可怜,就应该求到慈善家的跟前,反之,若求到一个冷血之人的跟前,什么施舍都得不到。

所以,“病急乱投医”便是求人之大忌。

樊星汉求到赵器这儿之前,已经查的很清楚,那蒋恩就是走了赵器这条通天路。

向自己的仇人求救,若不是确定了此事能成,樊星汉万万不会走这一遭。

蒋家还真是没落的太久,连他这个商贾都比不上了。

从赵家出来,樊星汉坐上了自家的马车,这才呼出一口长气。

那赵器变着法子要了他千两黄金,绝不是给女儿当嫁妆那么简单。

他闭目思索了一会儿,这才吩咐马夫:“去庆福楼。”

此时已到申时,樊星汉自然不是去听戏。

庆福楼的掌柜姓包,大名不够响亮,叫做包小二,另有个外号叫“包打听”,号称这世上就没有他打听不出来的事情。

这南来北往的客人想要打听点儿什么事,只需奉上一锭金子。

到了樊星汉这儿,就算是主子,也不能坏了祖师爷的规矩,“包打听”给让了些利,只收取银子一锭。

樊星汉让他打听的事情可不止一两件,有的打听出来了,有的压根儿不知该从何处开始打听。

若不然包打听也不会屈就在庆福楼,做个小掌柜。

远的先不提了,这近的,宰相府的事情算一桩,蒋家的事情也算一桩,是已经打听清楚的。

樊星汉到了庆福楼,直奔二楼他专属的雅间。

他前脚上楼,后脚包打听便端着茶水跟了上去。

包打听其人身形瘦小,这也是他们这一脉寻找传人的铁律。

因为常年练习,他的脚步很轻,唯恐他们爷不知他已经来了,进屋前,先吱了一声。“爷!”

樊星汉正立在窗前看街景,八年前他在这儿建了庆福楼,门开的方向朝南,这窗户也朝南。

他每每立在窗前,都有一种错觉,仿佛能透过那无数的老房子,看见蒋家碧水翻波的小液池,还有水里的垂柳倒影。

最怕的就是欠人人情,最不会的就是表达感激,这是她那个时代人的通病。

她是有病还没痊愈,就莫名奇妙到了这里。

徐昭星只好召来了蒋陆。

那憨子坐在门槛上,一面吃点心,一面道:“四哥爱吃肉,五哥……嗯,五哥爱吃点心。”

这下好,不待徐昭星吩咐,慧玉带着惠润忙了起来,什么莲花饼,金乳酥、四花糕、水晶玉饺,一共准备了八样。

在徐昭星看来,甭管是什么时候的点心,都是吃着腻,闻着香……闻着闻着,一言不合,就自己动上了手。

她想吃桃酥,以前也不见得有多爱吃,但搁不住现在想,还是想的直挠心那种。

她要来了猪油、鸡蛋和面粉,想了想,又要了点核桃碎和酒酿。

慧玉问:“二夫人,你要做什么?吩咐奴婢就行了。”

她摆了摆手,表情认真,实际上心里有一团乱麻。拿酒酿代替泡打粉,或许能行。拿猪油代替黄油,估计也能行。

可到底是先放酒酿,还是先放猪油,或者先放鸡蛋?

要不一起?

大概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面团成型。

拍成饼就简单了,“啪”一个,“啪”又一个,完全没压力。

最后撒上核桃碎,她道:“陶罐子烧热了,放上炙就行了。”

厨娘本想问“炙多久”,就见她们二夫人长出了一口气,双眼无神地出了灶间。

有些人,只适合动嘴,不适合动手,好比徐昭星。

从一大早起折腾到午后,桃酥吃了一口,至于味道怎么样?她只能说,自己做出来的东西,就是双眼哭瞎,也得咽下去。

午饭后,徐昭星小憩了一会儿,起床时,直接穿上了男装。

这一回的衣裳可不是蒋福穿过的,而是慧珠几个,赶工做出来的最新样式。

慧珠原本想给她做一套青色带花纹的衣裳,可她不想变成青花瓷,又觉得樊星汉那套衣裳特别骚。不是都说,想要俏一身孝,她也想要俏。

这一套衣裳,内里是白色大袖中衣,外面是白色无袖交领的曲裾深衣,领口和衣缘处有淡青色刺绣,两边肩头也绣着淡青色蔓草藤枝似的纹路,还有青黑两色双拼成的宽腰带。

看着一块白布,从几个丫头的手中变成了这般模样,徐昭星叹服不已。

本来还准备了束发的银冠,可徐昭星带不惯,只许惠润用玉簪将她头发束起。

这样一捯饬,慧珠几个都说她像哪家王公贵族风度翩翩的小公子,快嘴的慧玉还调侃一句:“二夫人回来时,一定甩掉了尾巴,千万莫把旁人家的姑娘带回了家,若非得嫁给你,可怎么好!”

徐昭星就呵呵哒了,她可没干用白布缠胸的多余事,缠也缠不住啊!

所以,就她这一对儿高耸入云的胸器……还有人看错的话,呵呵,眼瞎也是病!

不曾想,倒是碰上个故意眼瞎的。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