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二十二

樊星汉之所以能够发迹,最开始的依仗,就是那一手不甚精湛的医术和极其缜密的心计。wˇwˇw.㈡㈤㈧zw.cōm

旁的大夫看病看重的是表症,他看病侧重的却是病因,治病先医心,竟也医出了个小有名气。

可他自个儿的心里知道,他瞧好的那些病人,有多少是真的因为能耐,又有多少是真的因为侥幸。

是以,自打他做起了丝茶生意,同景堂里请来了坐诊的大夫,他自己便再没有给人瞧过病。

宰相夫人小刘氏已病了一月还有余,莫说长安城里的大夫了,据说就连太医也是无能为力。

樊星汉原是不想去趟赵家的浑水。

要知道宰相赵器,乃是当今太后的亲弟弟。十余年前,先帝驾崩,他有拥立幼主上位之功。

而后就是仰仗这功劳和太后的信任,把持朝政十数年。

而今幼主成年,已然到了要立后的年纪。

就在不久前,太后忽然下了懿旨,要立赵器的长女赵映珍为后。

莫说这宫中贵人的事情,宫外的人说不清。哪怕是只隔了堵墙的邻里,这厢也不尽然就能知道那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像他们这些凡尘看客,只知道太后的懿旨没下几天,宰相夫人就染上了重病。

糊涂的会说,看,宰相夫人太没有福气。

聪明的自然看出了些许不对劲。

心思缜密的樊星汉还没有踏进宰相府,便比旁人多知道了一星半点,他已经大致猜出了宰相夫人的病因!

那赵器会和他说些什么,他早已细细思量过,若叫他投诚,即使他再不愿意,如今也不是不可以。

不甘如何,委屈也罢,这世上的生存定律,不过就是女人依仗男人,小人依仗大人,有财的还得依仗当权的而已。

再说,钱财本就是身外物,哪里会比的上人重要。

想那小刘氏不过是赵器的填房,在她之前,还有一个大刘氏,与赵器结发八年,方才生下长女赵映珍,却不幸因生产弱了身体,一年之后离世。

小刘氏是大刘氏的亲妹妹,甘愿做赵器的填房,为的是能够照顾姐姐的孩子。

一个姨母因为继女的亲事,气的差点儿没了半条命。

樊星汉只要一想起那天昭娘说的那些个事情,心便如刀割。

以前不管不问,就是因为不敢不能,而今变成了不能不管。

他蜷缩了十年,不见还罢,一见当真硬不下心。

他想,即使多的不做,至少也得让那母女能够安稳的过下去。

那前去通禀的小厮很快回转,领着樊星汉直直穿过赵府的花园,到了前院的待客厅。

有丫头端上了茶水,喝过一盏,方见赵器从他来时的另一个方向缓步走来。

说起来,他还是十几年之前见过赵器。那时的赵器没有如今的意气风发,更没有周身都散发的这种不怒自威的气度。

那时的赵器有些平庸,谁也想不到他能笑到至今。

樊星汉立了起来,俯身行礼:“下官见过宰相大人。”

他偷眼去看,一双黑色的靴子,从他跟前儿迈了过去,这时,耳边响起一个略带沙哑的声音:“起来吧!”

樊星汉垂首站立,并没有坐。

赵器又让了一次,方道:“听说我家夫人肯吃你的药,你功劳着实不小……”

樊星汉道:“下官并不敢当,不过是夫人自己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赵器一翻眼睛,“哦”了一声。

他听人来报时,并没有想起这樊星汉是何许人。

后又一想,才想到这人的来历。

正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早就不做大夫的人,亲自上了门,若说无事,他当然不会相信。

赵器轻笑一声,闷哼道:“你胆子不小。”

樊星汉又俯身跪了下去,叩首道:“大人息怒,下官只是有事不明。”

“说来听听。”赵器敲了敲桌案道。

樊星汉抬了头:“那宣平侯府已十多年无主,圣上从来不提,下官听说最近却有人常在圣上面前说‘这不封不降,不合规矩’……”

“不封不降,本就不合规矩。”

赵器直视着樊星汉的眼睛,他没有躲闪:“不瞒大人说,下官原不过是个无根之萍,后与宣平侯嫡子结拜为异姓兄弟……下官有个不情之请,请大人救救我那嫂嫂和侄女。”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