唬得那三藏按住了经包,沙僧压住了经担,八戒牵住了白马,行者却双手轮起铁棒,左右护持。原来那风雾雷闪乃是些阴魔作号,欲夺所取之经,劳攘了一夜,直到明,却才止息。 长老一身水衣,战兢兢的道:“悟空,这是怎的起?” 行者气呼呼的道:“师父,你不知就里,我等保护你取获此经,乃是夺地造化之功,可以与乾坤并久,日月同明。 寿享长春,法身不朽,此所以为地不容,鬼神所忌,欲来暗夺之耳。 一则这经是水湿透了,二则是你的正法身压住,雷不能轰,电不能照,雾不能迷,又是老孙轮着铁棒,使纯阳之性,护持住了,及至明,阳气又盛,所以不能夺去。” 三藏、八戒、沙僧方才省悟,各谢不尽。少顷,太阳高照,却移经于高崖上,开包晒晾,至今彼处晒经之石尚存。他们又将衣鞋都晒在崖旁,立的立,坐的坐,跳的跳。真个是: 一体纯阳喜向阳,阴魔不敢逞强梁。须知水胜真经伏,不怕风雷闪雾光。 自此清平归正觉,从今安泰到仙乡。晒经石上留踪迹,千古无魔到此方。 他四众检看经本,一一晒晾,早见几个打鱼人,来过河边,抬头看见,内有认得的道:“老师父可是前年过此河往西取经的?” 八戒道:“正是,正是,你是那里人?怎么认得我们?” 渔壤:“我们是陈家庄上人。” 八戒道:“陈家庄离此有多远?” 渔壤:“过此冲南有二十里,就是也。” 八戒道:“师父,我们把经搬到陈家庄上晒去。他那里有住坐,又有得吃,就教他家与我们浆浆衣服,却不是好?” 三藏道:“不去罢,在此晒干了,就收拾找路回也。” 那几个渔人行过南冲,恰遇着陈澄,叫道:“二老官,前年在你家替祭儿子的师父回来了。” 陈澄道:“你在那里看见?” 渔人回指道:“都在那石上晒经哩。” 陈澄随带了几个佃户,走过冲来望见,跑近前跪下道:“老爷取经回来,功成行满,怎么不到舍下,却在这里盘弄?快请,快请到舍。” 行者道:“等晒干了经,和你去。” 陈澄又问道:“老爷的经典、衣物,如何湿了?” 三藏道:“昔年亏白鼋驮渡河西,今年又蒙他驮渡河东。已将近岸,被他问昔年托问佛祖寿年之事,我本未曾问得,他遂淬在水内,故此湿了。” 又将前后事细了一遍。那陈澄拜请甚恳,三藏无已,遂收拾经卷。不期石上把佛本行经沾住了几卷,遂将经尾沾破了,所以至今本行经不全,晒经石上犹有字迹。 三藏懊悔道:“是我们怠慢了,不曾看姑!” 行者笑道:“不在此!不在此!盖地不全,这经原是全全的,今沾破了,乃是应不全之奥妙也,岂人力所能与耶!” 师徒们果收拾毕,同陈澄赴庄。 那庄上人家,一个传十,十个传百,百个传千,若老若幼,都来接看。陈清闻,就摆香案在门前迎迓,又命鼓乐吹打。 少顷到了迎入,陈清领合家人眷俱出来拜见,拜谢昔日救女儿之恩,随命看茶摆斋。 三藏自受了佛祖的仙品仙肴,又脱了凡胎成佛,全不思凡间之食。 二老苦劝,没奈何,略见他意。孙大圣自来不吃烟火食,也道:“彀了。” 沙僧也不甚吃,八戒也不似前番,就放下碗。 行者道:“呆子也不吃了?” 八戒道:“不知怎么,脾胃一时就弱了。” 遂此收了斋筵,却又问取经之事。 三藏又将先至玉真观沐浴,凌云渡脱胎,及至雷音寺参如来,蒙珍楼赐宴,宝阁传经,始被二尊者索人事未遂,故传无字之经,后复拜告如来,始得授一藏之数,并白鼋淬水,阴魔暗夺之事,细细陈了一遍,就欲拜别。 那二老举家,如何肯放,且道:“向蒙救拔儿女,深恩莫报,已创建一座院宇,名曰救生寺,专侍奉香火不绝。” 又唤出原替祭之儿女陈关保、一秤金叩谢,复请至寺观看。三藏却又将经包儿收在他家堂前,与他念了一卷《宝常经》。 后至寺中,只见陈家又设馔在此。还不曾坐下,又一起来请;还不曾举箸,又一起来请,络绎不绝,争不上手。 三藏俱不敢辞,略略见意。只见那座寺果盖得齐整: 山门红粉腻,多赖施主功。一座楼台从此立,两廊房宇自今兴。朱红隔扇,七宝玲珑。香气飘云汉,清光满太空。几株嫩柏还浇水,数干乔松未结丛。活水迎前,通迭迭翻波浪;高崖倚后,山脉重重接地龙。 三藏看毕,才上高楼,楼上果装塑着他四众之象。八戒看见,扯着行者道:“兄长的相儿甚象。” 沙僧道:“二哥,你的又象得紧。只是师父的又忒俊了些儿。” 三藏道:“却好,却好!” 遂下楼来,下面前殿后廊,还有摆斋的候请。 行者却问:“向日大王庙儿如何了?” 众老道:“那庙当年拆了。老爷,这寺自建立之后,年年成熟,岁岁丰登,却是老爷之福庇。” 行者笑道:“此赐耳,与我们何与!但只我们自今去后,保你这一庄上人家,子孙繁衍,六畜安生,年年风调雨顺,岁岁雨顺风调。” 众等却叩头拜谢。只见那前前后后,更有献果献斋的,无限人家。 八戒笑道:“我的蹭蹬!那时节吃得,却没人家连请十请;今日吃不得,却一家不了,又是一家。” 饶他气满,略动手又吃过**盘素食;纵然胃伤,又吃了二三十个馒头,已皆尽饱又有人来相邀。 三藏道:“弟子何能,感蒙至爱!望今夕暂停,明早再领。” 时已深夜,三藏守定真经,不敢暂离,就于楼下打坐看守。 将及三更,三藏悄悄的叫道:“悟空,这里人家,识得我们道成事完了。自古道,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恐为久淹,失了大事。”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