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时代的机遇

挂完电话后,林悦再接着打电话给王福,告诉他这一次的订单数量,并且让他做几份画册,好方便下一步的推销。

王福自然是巴不得他们的生意越大越好,只是这次的数量确实也出乎了他的意料,仓库里的货恐怕一时还不够,得再向厂家订货。

林悦便让他有多少先发多少过来,到时候她这边也会优先给订的早的客人。

而后听说小丁就在他边上,又让小丁接电话,让他记下要补充的服饰货物。

再接着便是林丙清打电话提前预订卡车,再重新告诉游国志这一次只能先给他多少数量,过些天再补一次。杭城那边也是如此。

几通电话反复打下来,将近二十分钟,还都是长途电话,乐的小卖部的老板呵呵直笑,巴不得他们再打久一点。

之后,林丙清便载着女儿去往小塔村。

午后的街道行人稀少,林丙清踩着自行车骑得飞快,坐在后座的林悦只觉得阵阵清风不住袭来,十分的惬意。

可惜的是,父女俩刚刚出了双林镇,来到镇外的田间机耕路上,头顶的白云不知何时就逐渐地散开了,金灿灿的太阳又重新霸占了人间。

此时是午后,正是阳光最灼烈的时分,紫外线火辣辣地照在肌肤之上,令父女俩很快就汗流浃背。

“唉,刚才出门时怎么就忘了让你戴顶帽子呢!”想着女儿的晒伤还没彻底好,林丙清不禁很是懊恼自己做事一点儿都不周到,忙将自行车停到一棵树荫下,就要把衬衫脱了给女儿遮盖。

林悦连忙阻止父亲,然后笑盈盈地伸手指向一处:“爸爸你看,那不就是个大帽子吗?”

林丙清循目望去,却见不远处正好有一片绿叶田田花蓬朵朵的荷花池。

而且巧的是,池塘边上还搭了一个简陋的棚子,一个老汉正坐在里头抽烟呢。

林丙清顿时也笑了,忙掏出平时用来应酬的香烟走了过去,给老汉递了一根:“大爷,这荷花池是不是您家的呀?”

老汉接过香烟,爽利地道:“不是,旁边这西瓜地才是我家的。怎么,你想给闺女买莲蓬吃?要是这样,我也可以做主,这池塘是我侄儿承包的。”

林丙清摸了摸口袋,发现兜里有零钱,便顺着老汉的话头笑着点头:“是是,我就想买几个莲蓬,顺带再给我闺女拿张荷叶子,刚才出门匆忙忘了给她带个帽子了,您看我挑五个莲蓬要多少钱?”

“这样吧,你给个两毛,我多给你折两个莲蓬。”

“好的,谢谢大爷啊!”林丙清忙先掏出两毛给老汉。

老汉乐呵呵地接了,而后利索地挽了裤腿,就下池子在边缘附近给他摘了八个莲蓬和一张大荷叶。

见林丙清还带了莲蓬回来,林悦也不意外,正好她也想找个机会跟父亲单独说一会话,父女俩便不急着去小塔村,就一个坐在自行车后座,一个站在边上照应着,拨开一个莲蓬,一边吃一边欣赏风景,一边说话。

此时的莲子正是最嫩的时候,入口脆生生的,中间的莲心也没有多少苦味。

“爸爸,我想等会问问何婶能不能到我们家摊上来帮忙,这样我就能把三姨腾出来,让她帮我去县城做批发。”林悦将一颗剥好的莲子塞到父亲的嘴里。

林丙清张口接住,手下也给女儿剥着,道:“行,爸爸没意见。不过要是去县城里做生意,我们是不是还得租个房子?”

“房子肯定是要租的,”林悦嗯了一声,看了看不远处的棚子,虽然估计那老汉应该听不见,但还是压低了声音,道,“要是有机会,最好是直接买一套,就在我说过的将来第四代市场的那块地上,我们要是现在买,回头还能赶上过两年的拆迁征用,那可是稳赚的。”

林丙清在这种大事上是一律都听女儿的,只问:“钱够不够?”

林悦担心地却不是这个,道:“现在的房价便宜,几万块钱肯定足够买一套房子了,怕就怕我们有钱也买不到房子。”

毕竟现在可远不是个商品房泛滥的时代,一般人家都是自己家人住都不够,除非特殊情况一般都不会卖掉的,何况还得是在未来市场的那一小片限定的地区里找。

林丙清也觉得这种可能性确实不大,便安慰女儿道:“那到时候我们就先租房,然后再多看看有没有这样的机会。”

林悦也知道这种事情确实要看缘分,便道:“要是没有也没关系,我们就去别的地方买,大不了多等几年,一样能拆到。”

比如宾王市场那一带。

要是没记错的话,第四代篁园市场应该是三年后就会开始向经营户集资建设。而后再过五年,宾王市场这一座集商贸、仓储、办公、饮食、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超大型商城也即将建成开业。

从此乌县各行也将全部搬大厅式的室内市场,市场的旁边也逐渐地形成了乌县有名的夜市一条街,直到前世生命结束时依然还开的热火朝天的,周边的房价更是直线地上升。

之后,乌县的发展更是一发不可收拾,等到二十世纪初国际商贸城一期建成,紧接着二期、三期、四期、五期等市场又不断地跟上,最终使得乌县名副其实地成为真正的世界小商品中心。

在这个过程中,乌县也不知诞生了多少身家至少数百万以上的拆迁户,甚至上千万数千万的也不少,据说上亿的也有好几个。

这些拥有许多房产和摊位,后来哪怕只靠租金就一辈子吃穿不愁的房东,后来都成了乌县的一个特有的阶层了。以至于后来很多外地人都有个错觉,以为乌县全是富翁,没有一个是穷人。

所以,只要前世不是个傻子,所有有幸重生的人都知道不久的将来乌县就要迎来长达二三十年的黄金发展时期。

在这个阶段里,只要不是头脑过度发热,投资这些房产和市场几乎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前世她就曾经十分懊悔自己没有那个眼光和魄力,白白地错过了那个好时候,也遗憾自己不是城里人,没赶上拆迁当房东的命,否则也不至于沦落到后来那样的凄惨地步。

现在既然老天爷厚爱让她再活一次,那她当然绝对不能错过这一个个大好的机会。

所以,即便是赶不上三年后的这一波拆迁,她也一定要提前去宾王市场那一片买一两套房子,等有了资本再去买国际商贸城那一片的。只要条件允许,就多多益善,市场摊位也要同样尽快抢购入手。

如此一来,就算将来什么买卖都不做,她家也能只靠着收租就也能当个稳稳的“富家婆”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