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厦盟与钢铁盟互相撤军后,九天盟率先表达了强烈的愤怒,并称广厦盟是叛徒,威胁要从广厦盟撤军、撤资。而四海盟则表达了支持,并称愿意为广厦盟提供保护。
江怀仁找来了芬陀利的英雄领袖——“嫁接者”武修身,以及拘牟陀的英雄领袖——“猎豹侠”补天裂。三人商议了数日。最后,武修身愿意带领芬陀利加入广厦盟,而补天裂因为对条件不满,暂时拒绝加入。
在三座城邦当中,优钵罗和芬陀利非常富有,而拘牟陀相对贫穷,社会问题也更多。补天裂希望广厦盟能够给拘牟陀更多的补贴,但江怀仁和武修身都表示了拒绝。双方最终不欢而散。
尽管拘牟陀暂时不加入,但三方共同决定,从今往后奉行独立外交,驱逐一切其他联盟的驻军。这不仅是针对九天盟,还包括主动找上门来的四海盟。
虽然这会给广厦盟带来很大的困难,但从长远来说,这才是最有利的。过去,九天盟三天两头以防务为借口要挟勒索。这种事已经发生过太多了。毕竟命脉掌握在人家的手里,人家想怎么坑你,就怎么坑你。
除此之外,三方还决定统一货币,成立广厦银行,整合内部的经济组织。这是一个大胆的举动,如果失败,就会把广厦盟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放在古代,这就相当于要自立为王,公开同九天盟叫板了。
吴劲明在拒绝了四海盟的政治条件后,依然从四海盟要来了部分物资、援助和贷款。毕竟广厦盟成长起来,对九天盟是个重大的打击。所以,就算广厦盟拒绝成为四海盟的小弟,四海盟还是决定帮一把。
就在众人忙忙碌碌的时候,江怀仁和吴劲明把风溥畅叫来了。
吴劲明满面春风地说:“恭喜你,小风。你又升官了。”
风溥畅看到吴劲明那张笑脸,顿时有种不祥的预感,“你们……又要让我背锅?”
吴劲明毫无诚意地否认道:“不不不,怎么能总让你背呢?这次是真地给你一个重要岗位——情报部部长。怎么样?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呵呵,惊是有了,喜没见到。”风溥畅不客气地问道:“干嘛要我干这个?”
江怀仁一脸严肃地说:“小风,我们是认真的。九天盟现在要针对我们。他们的势力早就已经渗透进了广厦盟的方方面面。我们很难防备他们的阴招。但如果有你的能力帮忙,情况就会好很多。现在正是联盟需要你的时候。”
风溥畅撇着嘴说:“你知道我最讨厌政治斗争了。我根本不想参与进去。更何况情报部门会涉及到许多阴暗面的东西。我可不想干那些肮脏的事。”
江怀仁叹了口气,“我也不想让你去干这个活。毕竟你的性格不合适。你太手软了。可这次实在是逼不得已。”
吴劲明在一旁笑道:“谁说不合适的?我倒觉得她正好。由她这么善良的人当部长,冤假错案起码能减少一成。”
“被揪出来的人也会增加一成。”风溥畅对自己的能力非常清楚,只要自己愿意,除非对方不使用任何电器,否则全城的人都在自己的监控之下。
风溥畅叹了口气,“让我考虑一下吧。我会尽快给你们答复的。”
江怀仁点头答应后,风溥畅离开了市政大厅。在出来的路上,风溥畅看到了匆匆赶来的高自远。
“最近怎么样?看你好像也挺忙的。”
高自远无奈地笑了笑,“我最近是有点麻烦。九天盟毕竟是我的家乡,我的亲人朋友都在那边。但优钵罗也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在这里成长,也是有感情的。现在两边的关系这么紧张,我也很难办。而且现在很多中立英雄还在观望,他们也在看我怎么决定。”
风溥畅非常理解高自远的处境,拍了拍他的胳膊,“难为你了。其实有些事没必要把自己逼得太紧。世界离了谁都转。”
高自远点点头,“盟主还等我呢。我先去了。”
风溥畅摆摆手,看着高自远进了市政大厅。风溥畅总觉得高自远跟这里格格不入。或许离开才是他最好的选择。但有时人就是身不由己,真正放得下的又有几人?
风溥畅来到了戒香寺,再次见到了宗慧禅师。
风溥畅端身正坐,“禅师,您是怎么看待积极入世与消极避世的?”
宗慧禅师品着茶,笑着看了看风溥畅,“看来你最近很苦恼啊。”
风溥畅无奈地点点头,“确实。我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宗慧禅师拿出了一大包茶叶渣,“你觉得这东西有用吗?”
风溥畅皱着眉头看了看,试探着问:“拿来吃?”
“哈哈哈。”宗慧禅师笑得前仰后合,“风施主真是幽默。这废茶渣当然是不能吃的。有人把它直接当垃圾扔掉,但它其实是上等的肥料,还能清洁油垢,用处很多的。”
宗慧禅师忽然肃然说道:“什么事都得看因缘,做事不能死板。以你现在的地位和能力,完全可以造福一方,那为何不做呢?倘若他日时局变幻,你已经不能有所作为,到时不可留恋,必须急流勇退。
“就好像这些茶叶渣,我又不种地、不种花,也没有农民朋友,根本不能把它当肥料用;虽然平时去污会用一些,但也用得很少。我总是觉得这东西有用,结果就越攒越多,反而影响了正常生活。其实这就是不合时宜的做法。”
宗慧禅师对着一旁的能了小和尚说:“等会记得把它扔了。”
能了小和尚一边收拾茶叶渣,一边嘟囔道:“你让我扔就直说嘛。干嘛要讲这么一堆大道理?”
宗慧禅师拍了拍能了小和尚的脑袋,“让你扔就扔,哪儿那么多废话?”
风溥畅依然不解地问道:“虽然如此,但我还是担心,一旦身处其中,就会干出很多残忍的事。”
宗慧禅师拿起毛笔,挥毫泼墨,“风施主,我送你一句话——随波而不逐流。做人必须有底线,有原则。这一点无论如何也不能变。但是没必要硬去撞南墙。绕道能办成的事,就老老实实地绕道。在坚持与妥协之间,才是办大事的人该走的路。
“历史上那些以耿直著称的人,往往都是逞一时意气,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那些以隐居著称的人,往往都是孤芳自赏,遇难则退,遇挫则馁。可真正能够办大事的人,在胸怀苍生的同时,能够做到顺境不骄慢,逆境不急躁,既不会目空一切,也不会怨天尤人。这才是你该做的。”
宗慧禅师说完,将写好的字送给了风溥畅。风溥畅看着这幅字,心中多了一分明悟。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