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没有下雨,路面也干燥好走,村医不多时就赶到了学校,他的孙子也在这所学校上学,对这个村子唯一一所学校的老师还是心存尊敬的,毕竟能当医生肯定也有些学识的。
村医是个六十来岁的老者,叫李国松,穿着一身白大褂,虽然有些泛黄,但干净整洁。
“病人在哪?”
刚走进学校的大门,李医生就迫不及待的问道,也不拘于那些形式一般的打招呼。
“在里屋,您跟我来。”
张恒在校门口盼星星盼月亮一般终于盼来了医生,也来不及多言语,招呼着李医生来到高英的房间。
李娜刚好取下高英额头的毛巾,见二人进来,连忙侧身让开了位置。
李医生在床边坐下,摸了摸高英的额头,又把了把高英的脉。
“烧已经退下去了,但气相不是很稳。”
李医生见病人没有大碍,自然也是松了一口气。
作为村里唯一的一个医生,他从来不会拒绝任何病人,不管病人有钱没钱,甚至自己掏腰包都无所谓,所以在村里颇得村民爱戴,威望极高。
“那就好,谢谢医生了。”
张恒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去,送了一口。
“你们是新来的医生吧?”
李医生一边打开药箱一边说道。
“是的,我叫张恒,她叫高英,都是刚来的老师,今天才到这。”
张恒捏了捏高英的被子,眼里的担心化为了心疼,对李医生说道。
“初来乍到的,空气温度什么的变化很大,你们自己要多注意,不能随便觉得热点就脱衣服,这样很容易感冒。”
李医生叮嘱道。
“知道了,谢谢医生。”
张恒这才想起来高英收拾房间时是把外套脱下来了。
“嗯,我来得急,没有带药,这点退烧药你先拿着,如果晚上复发,就给她喂下去,然后按照你们自己刚才的方法先物理降温,然后给我打电话,晚上没事那就最好,我回去再给她配几开药,明天叫我孙子给她带过来,好吧?”
李医生一边叮嘱张恒,一边拿笔在处方笺上写着。
“知道了。”
张恒认真的记下李医生的话,道了声谢。
“不用客气,我这么做只是做了一个医者该做的事情。”
李医生笑了笑,脸上的褶子堆成了山,又那么和善。
“吃了饭再走吧,我们刚做好。”
李娜把药箱递给其上了摩托车的李医生。
“哈哈,我倒是想尝尝你们的手艺,但今天显然是没这个口福了,还有下一家等着我去呢,下次吧李老师,下次来我家,我请你们吃个饭。”
李医生接过药箱斜挎在肩上,对着众人打了声招呼,骑车离开了。
“吃饭吧,你也别想太多,吃完了饭才有力气照顾她。”
李娜推了推独自出神的张恒,转身离开了。
张恒倒是不担心高英的病情了,毕竟医生都说了没问题,那自己再担心也是多余的,他只是有些感慨,在这个年代里,农村人一个劲儿挤破头的想往城里挤,导致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都只剩下了老人和小孩,这样真的好吗?
“我也感慨过你现在想的。”
罗飞走过来拍了拍张恒的肩膀。
“你知道我在想什么?”
张恒有些吃惊道。
“你是不是在感慨没人愿意呆在农村?”
罗飞接过张恒递过来的香烟,在鼻子前闻了闻,说道。
“你怎么知道?”
刚点燃香烟的张恒被呛了一口,显得有些狼狈。
“因为我刚来的时候也跟你一样感慨过这个问题。”
极少抽烟的罗飞也被呛了几口,笑了笑说道。
“那你想通了吗?”
张恒抖了抖肩膀,一屁股坐在了校门口的石墩子上,也不管干不干净。
“想通了。”
罗飞也跟着张恒坐下。
“毕竟现在全中国都在发展中,城里充满了机遇,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混的不差,就算没头脑的人,做苦力也比待在农村收入要高得多。”
罗飞抖了抖烟灰,看了看张恒。
见张恒并没有接话,罗飞吐了个烟圈。
“待在农村里种庄稼?看天吃饭这种事现在越来越少的人愿意做了,收成好一点那日子就好过一点,若是收成不好,白干一年不说,温饱都成问题,对吧?在城里打工拿着一份固定的收入,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大旱无雨,他们都不用担心没有收入,自己两口子省吃俭用一点,将来能盖个房子,给孩子买点衣服,或者孩子有出息上了大学,都能掏的出钱来,若是命好点,得到老板赏识或者抬举,那岂不就一飞而起了?到时把孩子接到身边就好了,为什么要在农村?”
罗飞笑着摇了摇头。
“可是城里也不是那么好呆的地方。”
张恒丢掉手中的烟头,看了看罗飞。
“他们吃苦受累都不怕,还怕什么?”
罗飞也丢掉烟头,站起身拍了拍屁股。
“走吧,吃饭,多呆些日子你就什么都明白了。”
罗飞看了看张恒,率先走开了。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