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常年不在京,除非是能够影响朝局的大事,抑或是袁府有意交代监看的大人物,还能做到心中有数,对京畿之地的其他琐碎了解甚少,远不如这些留守的家仆消息灵通。w/w/w.⑵⑸⑻zw.cōm
守门人因为先前被斥责,此刻更是存了讨好的心思,站在堂下谄媚地望着袁熙,脸上每一条褶子缝里都夹着知无不言四个字。
“公子若问那穆姓人家是什么来路,可曾记得十几年前,在荆州一带有一位姓穆的青年才俊?”
十几年前,袁熙也不过是个玩泥巴捉蛐蛐的小屁孩,若是别的什么名士俊杰,他或许不会知道,但若说是荆州,还冠穆姓……
袁熙脸色立刻变了,“是那位镇南将军府的宾客穆寅?”
守门人一听袁熙这样说,忽然神经质地在只有主仆两人的室内环顾一圈,似乎害怕有人能贴在他们家墙根听墙脚,惶惶不安地提醒:“二公子,慎言!”
这世间还哪有什么镇南将军,有的只是一个勾结阵法师,妄图谋反篡位的罪人!
然而无论守门人如何提防,也没料到这外面确实贴了一只隔墙的耳朵。
陵洵无聊地在嘴里衔了根野草,靠着墙坐着,将这番话听得清清楚楚,竟是不由弯起唇角。
镇南将军府……如今再看,是个如此久远又陌生的名字,也不知道究竟是因为那个时候年纪太小,还是刻意地想要忘却那段填满了血腥的回忆,如今连同与镇南将军府有关的一切人事,都在脑海里变得模糊,比如这个什么穆姓的宾客,连袁熙都听说过,他却半点可怜的印象都没剩下。
袁熙倒是对守门人的警告不以为意。一来如今这事已经是陈年旧案,先帝都驾崩了,早已经不是当初京城内外皆帝王耳目的情况,二来以袁家现在的实力,倒也无需忌讳这些。
陵将军是被中常侍秦超构陷枉死,这事天下人尽知,只是大家心知肚明,敢怒而不敢言,对将军一门也唯有扼腕慨叹。尤其是袁熙,他父亲近些年出任荆州刺使,更是知道荆州当地百姓对陵氏一族有多么推崇拥护。
“我听说穆寅在将军府出事时就病死了,难道只是传闻?”袁熙问。
“并非是传闻,穆先生的确是亡故了,只是他留下一子,这宅院现在的主人,便是穆公子了。”
陵洵思索片刻,道:“你先让各分号的人回去,告诉他们尽快变卖家财,改名换姓去别的地方谋营生,若是想继续跟着我的,就去益州找岳掌柜。另外也要尽快派人通知岳掌柜,只告诉他一句,就说锦绣楼树大招风,他便能明白接下来该怎么做。”
方珏听这话里话外的竟然隐含关门散伙的意思,饶是天生表情单调,木头人一个,也不由惊道:“风爷,不过是一部乱兵,难道还要锦绣楼关门?”
陵洵摇了摇头,“你照我吩咐的去办就是。”
方珏自然不敢违抗陵洵的命令,却还是不甘心,“可是如果将人撤走,谁来保护风爷?”
“只留下京城的人手就足够了,况且我暂时不能离开。”陵洵说着忽然又想到什么,“对了,你去庸河街附近的监牢打听一下,问他们近期有没有要处斩的死囚。”
“京城里的人不过四十左右,怎么能保障风爷安全?”
“放心,只是我一个,还用不了那么多人护着。”
“可是风爷受伤了!”方珏还是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死死抱着怀里的剑,好像和谁较劲似的。
妈的这还没完没了了!
陵洵最后一点好脾气也给磨完了,黑脸道:“我这还没残废呢,还不快去办事?!”
方珏这才眼里结冰,一脸不高兴地走了,照例是从窗户离开,临走前还气不过丢下一句:“我去给岳掌柜写信!把风爷受重伤的事告诉他!”
陵洵眼看着人落地后便没了踪影,才放下心,不免有些遗憾地长吁短叹,埋怨岳清每次派人找他都是让方珏这小子出来。
方家这对双生子,在隐匿功夫上简直出神入化,天生就是偷鸡摸狗的好料,被他慧眼识珠从街头捡回来,可谓忠心不二。只是方珏性情太过刚直沉闷,没有方珂跳脱讨他喜欢。不说别的,单是这次来的如果是方珂,肯定不会像方珏这般难缠,八成还会给他捎带些好吃的。
这么一想,陵洵忽然觉得肚子饿起来,滚倒在床上嗷嗷叫着让袁熙给他弄吃的,可是袁二公子也不知道忙什么去了,一下午时间都没影,陵洵兴致缺缺地吃过袁家仆人给他准备的饭食,又重新安静下来,把自己一个人关进屋里,将那张薄薄的黄麻纸重新翻出来看。
这纸上的字迹和穆家挂在大门口的“穆宅”二字显然是出自同一人之手,字体俊秀飘逸,似乎并不起眼,可是若仔细看,笔锋间暗含锋芒,不失风骨。
这字迹没来由让陵洵觉得熟悉,甚至是这最平凡不过的黄麻纸,配上温润内敛的淡墨,组成的这股不咸不淡又让人移不开眼的感觉,也那样熟悉。
莫非这姓穆的赠方之人,是他的旧相识?
守门人说这位穆公子的父亲曾是镇南将军府门客,可是当年老爹手底下养了那么多闲人,他哪能都记得?更别提是门客家的小崽子了。
一时间,陵洵突然又想到时常出现在记忆中的那位灰衫少年,怔愣许久,猛地摇头停了胡思乱想的念头。
不会,这世间哪有如此巧合的事。
更何况,那人如今应该早就不在大夏朝境内了。
点击弹出菜单